10倍配资公司由于17至19世纪俄国疆域的持续扩张
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由于17至19世纪俄国疆域的持续扩张,今天的俄罗斯形成了一个极为复杂的民族分布格局。这种多元民族结构导致苏俄在进行行政区划时,设立了众多由少数民族组成的“自治共和国”。由于各自治共和国的历史渊源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它们与俄罗斯中央政府的关系也表现出明显差异。其中,有一个地区的民族曾经顽强抵抗俄军长达50年之久,直到俄军动用约20万大军才被迫臣服,而如今,这片土地已经成为俄罗斯最重要的兵员来源之一。
这个地区就是达吉斯坦,位于北高加索腹地,以盛产性格坚韧刚烈的民族闻名。19世纪初,俄国逐步将势力扩展至高加索北部,随即与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帝国展开激烈的争霸。凭借强大的国力优势,俄国迅速击败了奥斯曼和波斯的势力,在高加索地区站稳了脚跟。然而,高加索当地的众多民族并不甘心屈服于沙皇的统治,达吉斯坦各族尤为激烈地抵抗俄军的入侵,成为反抗力量中最为坚韧的一支。
1829年,达吉斯坦人与邻近的车臣族联合,在北高加索地区建立了一个政权,首领自称“伊玛目”,象征着宗教和军事的双重领导权。俄军多次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试图摧毁这一政权,但多以惨败告终。例如1841年的泰尔米河战役和1845年的达戈战役,俄军均遭重创。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俄国集结起20多万重兵,修筑大量堡垒,借助工业化带来的军事优势,才逐步压制住这些好战民族的抵抗。直到1864年,达吉斯坦的抵抗力量逐渐瓦解,到了1870年代,达吉斯坦才完全归顺于俄国统治。
展开剩余63%被俄国征服后,达吉斯坦经历了短暂的沙皇统治,但很快便卷入1917年十月革命的浪潮。苏俄国内战争期间,北高加索局势动荡不安,达吉斯坦的政治立场在红军和白卫军之间不断摇摆。最终,随着革命力量的壮大,达吉斯坦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并成为苏联体制下的自治共和国之一。苏联时期,达吉斯坦经济获得快速发展,许多达吉斯坦人积极参军。二战期间,达吉斯坦以百万人口贡献了十多万名士兵,显示出其强大的兵员储备和战斗力。
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鼎盛时期,达吉斯坦继续为这个日益强大的国家输送兵员。这里山地多险,民风刚烈,居民普遍吃苦耐劳,视参军为展示勇气和荣誉的重要途径。因此,冷战期间苏军中有大量达吉斯坦籍新兵,他们被编入摩托化步兵师、边防军、工程建设部队等多个单位。在苏联的团结年代,达吉斯坦士兵与奥塞梯、亚美尼亚、哥萨克等族裔士兵一道,共同守卫苏联南部边境的安全。
1991年苏联解体后,民族分裂和离心主义思潮迅速蔓延。达吉斯坦曾一度错误地追随车臣分离主义势力,选择对抗俄罗斯中央政府。然而,随着地区战乱和极端主义的蔓延,达吉斯坦深受其害,最终认识到之前路线的失误。1999年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后,达吉斯坦果断倒向俄罗斯,成为俄军平定车臣叛乱的重要根据地之一。大量达吉斯坦民兵协同俄军作战,许多士兵因表现突出而受到普京的表彰。
车臣战争平息后,达吉斯坦更加坚定地支持普京领导的俄罗斯联邦。达吉斯坦的年轻人对参军表现出更强烈的热情。一方面,深厚的尚武传统使得参军被视为男子汉气概的象征;另一方面,苏联解体后的长期经济低迷也让许多达吉斯坦人将参军视作改善生活的现实途径。根据俄罗斯《军工信使》的数据,达吉斯坦在俄罗斯各地区的参军比例长期排名第一。在俄格战争和俄乌冲突等一系列军事行动中,达吉斯坦士兵屡次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
综上所述,受历史进程、地缘环境及地理条件的多重影响,达吉斯坦及北高加索地区普遍被视为俄罗斯境内民族风格尚武的重要代表。除达吉斯坦外,车臣、奥塞梯、捷列克哥萨克、卡尔梅克等民族的士兵也在俄罗斯对外军事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苏联民族国家建设史》
发布于:天津市大圣配资-大圣配资官网-靠谱的证券公司-股票配资平台代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